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49章 文要降,武要战 (第5/6页)
照《南京条约》和《5口通商章程》,大力开发上海。上海由1个经济落后的小县城,迅速发展为经济繁荣稳定的商业大埠。 历史上,薛焕是中国最早的洋务运动先驱者之1,为西风东渐做出了突出贡献。 徐有壬很重视冯桂芬和薛焕的意见,询问他们和战的态度。 冯桂芬并不言语,递来1封公函。徐有壬拆开1看,原来是苏州本地士绅写的联名信。 信中,士绅们公开呼吁,要求徐有壬心念苏州城内百万苍生,不要为了1己虚名,伤及百万性命,毁及名城古迹。 华夏的文字非常具有艺术性。这封联名信只字不提劝降的事,字里行间都透着劝降的意思。 冯桂芬地位最低,理当率先表态。徐有壬先征求冯桂芬意见,说道:“景亭兄,你出身于苏州望族。对于苏州士绅的这封联名信,你怎么看?” 冯桂芬非常仰慕明末大儒顾炎武。顾炎武被后世称为亭林先生,冯桂芬的号也为“景亭”,即景仰亭林先生之意。 冯桂芬沉吟片刻,只说了1句话:“民心不可违。” 徐有壬明白冯桂芬的意思,追问道:“景亭兄的团练怎么样,还能用吗?” 冯桂芬苦笑1下,说道: “江南大营集中了全国绿营78万精锐,他们不能抵挡革命军。依靠学生那点团练,还能有何作为?听说革命军大军压境,团练武装散去大半,没人敢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