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百八十五章针锋相对  (第7/7页)
无制肘,改元大亨。    随后,桓玄自让丞相,改任太尉、平西将军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扬州牧、领豫州刺史。又加衮冕之服,绿綟绶,增班剑至六十人,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,赞奏不名的礼遇。    为争取门阀的支持,桓玄除了分派桓氏宗族和亲信出任内外官职,开始摆出姿态招揽门阀中的俊才。    王嘏,琅琊王氏,中书令王谧之侄,任为楚国太常;陈郡谢瞻,楚台尚书郎;谢裕,黄门侍郎;颍川庾悦,豫州别驾从事史;太原王愉,会稽内史,其子王绥入太尉府任职;南阳刘瑾,平西长史;泰山羊孚,记事参军。    表面上看这些人都是一时之秀,但其实这些人不是与桓氏沾亲带故便是桓温以前军府中的故人。桓玄明面上广纳贤士,其实通过血缘、姻亲和故旧等关系掌控朝政。    刘迈,曾是荆州中兵参军,因不愤桓玄用戟指向殷仲堪而讥讽了几句,遭到桓玄追杀逃回建康。    桓玄主政后,刘迈前往太尉府求见,桓玄问道:“你不怕我杀了你吗?”    刘迈早有准备,应道:“射钩、斩袪,与迈为三,故知不死。”    射钩是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,斩祛是晋文公与勃鞮的故事,刘迈将桓玄比作齐桓、晋文之属,这马屁拍得结实。    桓玄大喜,果然既往不咎,任命刘迈为刑狱参军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