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十一章:偏心眼  (第6/6页)
狼之师,以至兼并六国,後汉末时仍以煌煌武力威压大漠诸族,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。故而,义务兵役制乃强军之根基。”    “朝廷可从义务兵之中择优募用,给予饷钱,军功授爵,每隔数年,便裁撤一批老弱病残,如此便能保证官兵的战斗力。”    朱棣打小就接触军事理论,自然研究过古之军制,对於朱高煦谈到的这一点可谓是深有感触,当下忍不住连连点头,看向朱高煦的目光却是越发欣赏。    “古有三代之圣王,推教化,启民智,令人知礼义廉耻,以区别禽兽,此乃我中华文明之源起。後世各朝各代,皆以统治中原而为正统,皆以行华夏之礼仪为美,以区别蛮夷。”    “因此,教化可凝聚民心,而令天下国民一致对外,抵御蛮夷。教化可令天下国民明白忠君是为了国家之尊严,报国是为了守护个人之家园,家国一T,不可分割!”    听到这里,朱棣眼前一亮,对朱高煦提出的上述观点,露出了极大的兴趣。    “唐之重武轻文,虽有强兵却在藩镇,无制衡武将之策,以致於分崩离析。宋之重文轻武,虽商业繁荣,朝廷富足,然百姓贫苦,Za0F不断。”    此时,朱高煦语速一缓,接着掷地有声的道:“唯有文武分立、文武并用并重,才是国强民富之策。”    “好一个国强民富之策!”朱棣忍不住喝彩道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